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迷走建築」 - 關於旅程


『迷走建築?』關於旅程

「迷走建築」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有人說我們充滿熱情,也有人說我們懷著鄉愁。確實,從2007年「迷走建築」正式有了名子之後,在地情感一直是它的歸屬,藉著以摩托車為主的旅程,真切的在蘭陽這片土地上移動,而不同於旅行,我們關切星羅密佈的水圳、雨後春筍般的在地建築、各種產業的興衰、新興重劃區與阡陌的稻田甚至是居民的生活情境等,所有屬於土地的大小事情都在旅程中持續被關注著。

這樣的方式正標誌著迷走建築的核心價值,一種「土地認識」為導向的旅程已經持續多年,並且發展出許多的特色與傳統,當每年七至八月間即使正值溽暑,你仍會看見許多綁著布條的摩托車穿梭於鄉間小巷,並且在每個停留間由志工們分享地方上的變化,這樣多年來風雨無阻的活動,在蘭陽平原畫下數條經驗的路徑,而這些路徑的產生是追隨著時空的演進而不斷修正的,從建築的「據點」到不同聚落的深入探索,這個發現的過程,更可以說是如航線般「遠眺」一個真實的宜蘭。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迷走建築」 - 2012年結束了


2012年結束了』

至少,對於以迷走建築作為生理時鐘的志工們來說,這就是一年的過去。

這一年的迷走建築,在兩個颱風之間開展。雖然天候因素使得不少人無法參加活動,但可貴的是有許多的朋友仍不畏可能的風雨前來,而令人感到被眷顧的,天氣似乎也在熱情下放晴,雖然偶有小雨,但主要的行程都不至被影響。此外,這次的活動與以往也有很大的不同,從過去傳統上的兩天轉變為三天的行程,在這個被稱為第「零」天的行程中,我們走進許多建築作品,這些作品多是精彩的公共建築,此外亦遠至東港看見宜蘭海岸的變遷。

這樣的規劃係源自迷走建築從2011年以來所帶來的圖盤遊戲,在建立以「圖盤」與「路徑」認識土地的機制後,期望能再藉由第「零」天的活動,貼近迷走建築以「旅程」為主的核心價值。而在今年的活動中,圖盤亦有了許多的改變,在這個被稱為「Utopia」的遊戲中,從過去的四個不同劇情被匯聚在一起,這樣的方式固然因為規則的複雜性使得遊戲門檻提高,但亦使得圖盤有作為「工具」的可能性。活動參與者在第一天初到現場時,便決定其扮演的角色,並開始一段關於自己角色的真實旅程,這樣的方式使得遊戲過程充滿了趣味性,不同角色間為滿足自身需求的競爭更成了焦點,經歷了數小時的遊戲,在大家對角色體驗的相互分享下,再現出屬於個人的「真實頭城」。

最後一天的活動,如過去的再次於蘭陽平原上畫下一道航線,沿著山腳移動,最後停駐於羅東第二文化中心,這是迷走建築的連續多年的造訪,也是旅程的終點。在每一年的迷走建築中都有不同的風景,這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尋求土地再認識的各種可能中,藉一次次的旅行驗證著。而今年於「賣捌所」的Final Party中亦分享了這個以旅程出發,經歷「黑船」的改變,並進一步改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