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投稿全文:
「本所,從2016年開業迄今,已走入第三個年頭,在這一千多天之中,我們專注於私人建築案件的設計規劃,從250平方公尺的小住宅,到12000平方公尺的住宅社區,建築高度從二層平房到十二層的旅館,類型跨及醫療、住宅、商空、廠辦,而設計足跡則自台灣北海岸的金山到國境之南的墾丁;初步統計建築案件,本所目前完成的已有三件,而請領建築執照或完成簽約的有十五件,還有約三十份的完整設計提案,在不同的原因下束之高閣。
我認為,做為比多數建築的營建時程還年輕的本所,若有任何做為「新銳」的可能性,即在這三年間些層層積累的案件中,所秉持的理想與藍圖;首先,「共生」是本所的經營重點,藉有意識的選擇成員及管理,打造一個低流動、高學習成長的職場環境,在三年內已有六位穩定成員。其二,面對建築,我們將事務所視為「知識體」經營,藉由策略性的目標案件,持續、有系統的累積建築各面向的知識。其三,為「平台」的打造,在現今業主專業化的趨勢下,嘗試建立一個可有效檢視、溝通的流程。
而這非一蹴可幾之事,我們仍在持續的調整,階段性的訂定未來目標;我想我們在以初生之犢的姿態,於建築的各種類型中提出各式不同以往的提案,試探建築邊界與可能的同時,也正在厚築基礎,為未來做好準備。我想,也正是這樣的精神,讓事務所持續得到業主的青睞,有了繼續前進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