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教記 9]- 誰的受教權?

身為學校的教師,其實不僅僅是要面對學生,更要面對來自學校的制度,而或許是身在建築設計課程的緣故,其作為建築系所的脊隨,從教學整體的走向到空間的運用無不與其相關,因此兼任老師亦無法獨立於外,除了教學之外,必須時常的開會以因應學校事項的宣達與改變。

近來,台灣的許多學校皆像是即將進入冬天的棕熊般,狼吞虎嚥的進食著,無非是對著未來的少子化危機而「未雨綢繆」,期望透過學生人數的增加,來降低數年後學子人口驟然減少之衝擊,這是關於「量」的考量,另外一方面,卻不願意新建校舍,以避免未來的空間浪費,於是,一來一往之間,在少子斷崖之前的這數年,不變的校園與虛胖的學生數,或可稱為最擁擠的時刻吧。

建築系所自然也無法獨善其身的必須加入這場學生名額的競逐,然而,不斷膨脹的人數亦使得原本縮減的教室面積更加不敷使用,在過去每個學生都能夠擁有一張專屬圖桌,而至今要騰出讓每個年級的學生都得以上課的空間都須仰賴詳盡的安排,每周上課的時程從兩日縮減為一日,並每日交錯進行。因此,過去一個題目從六周的十二次討論降為六次討論,學生樂得輕鬆,而老師們也不用三天兩頭的到學校,兩全其美。

但,是美事嗎?

對於大部分努力學習的學生來說,大概都不樂見學習次數的減少,而也有許多的老師為顧及教學的成效正努力地與學校協調著,但有時候總不免感嘆,當老師們於教學會議上堅持教學制度以維持成效,而返回自己的課堂時面對不甚努力的學生時,心中大概也是很矛盾的吧。那學生的受教權,究竟是該由老師們來協調,還是學生們自己該努力地爭取呢?

畢竟,受教權是學生的,是他們付出許多努力才來到這裡,甚至,很多學生都還跟家裡鬧上不愉快,就為了一圓建築的夢想,我們又怎麼能輕易地剝奪他們原本可以學習更多事物的機會呢? 請學子們自決吧,你們自己的聲音是甚麼呢?



「只要能在你們之中,能培養出一個出色的建築師就夠了。」我永遠記得,當年我的老師這麼說著。

但,這樣就夠了嗎?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題目]CYUT102/Project 03-「經驗空間」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102學年度上學期
指導老師 : 張皓傑 陳俊傑 郭雅雯 黃宏毓 謝伯昌 劉柯成 廖彥玟 游云旨 李皇良 蔡長恩
Project 03
經驗空間                          從經驗到原型的空間探究

「空間」是主觀且抽象的,是由觀者的身體尺度、成長經驗、文化背景或所處的情境等各種因素所構成,並隨時間而不斷變動著。另一方面,空間本身亦藉由尺度、造型、材質、色彩等因子,不曾間斷的介入觀者的感官之中,並進一步修正觀者的經驗,由此可見,「空間」是身體尺度與外在環境間不斷交涉的動態過程,並非是獨立、靜止的。

據此,本次題目將從各位觀者對於環境的感受出發,透過「動態攝影」對日常的空間進行「捕捉」,以數位之連續影像紀錄眼睛所見之情境,嘗試再現出當下之空間經驗。並於第二階段進行「解碼」,解讀影片中所隱含之空間語彙,藉由譜記與分析,繪製可閱讀的情境分析圖。最後,回到建築的「原型」,將原始屋架作為探索空間的起點,將捕捉的情境及解碼後的語彙介入其中。


這將是一個從空間經驗出發,解析經驗,最後創造經驗空間的過程。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教記 8]- 空間偵探之死

「沒有觀察不到的現象,只有不稱職的空間偵探。」

在建築系大一的設計教育中,往往期待學生能夠藉由觀察,從尺度到材料之間的組成到視、聽、嗅、味、觸等五感的感知,逐步的了解空間是如何被構成,最後將此經驗轉化為空間創作的技能反射,畢竟空間是建築專業者與大眾溝通的工具,若我們不能理解空間如何形成,自然就無法從心所欲的創造一個可被閱讀的空間,因此,一群被稱為空間偵探的學生們誕生了,他們將學習對空間與環境的觀察,學著一葉知秋、見微知著。

而所謂「見微知著」,正是透過一些「現象」來辨別空間與環境的各種樣貌,在過去就讀研究所時,荷蘭籍的老師亦帶著我們在大肚山的荒野上來回尋找廢棄物,那是以人類活動作為探究的行動,藉由觀察人為活動的遺跡做為引子,推斷可能發生或轉移的現象。另一方面,若從大自然做為觀察的標的,亦可藉著樹冠的造型、牆面青苔的位置、草地的疏密或金屬的鏽蝕等等細微觀察,對身處的環境物理因子進行判斷,據此,我們或可知道盛行風的來向、陽光的死角、人為活動的區域與海風的影響等環境現象。

但是,這些觀察契機正逐漸的消失,越來越乾淨的街道與重視美化的都市/校園景觀,都正努力的抹去自然的痕跡,葉子不再堆積而地面總是定期的洗滌,自然就像靜止的一幅畫,而那些地面就像從來沒有人使用過一般。這對於老練的空間偵探來說,要尋到一點蛛絲馬跡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並往往會沉浸在如獲至寶的喜悅中,然而更多對這樣的光景習以為常的新手偵探們來說,如此無暇的環境是如此明晰而無不妥,就像是一幅電腦模擬的畫面,永遠不會有一絲多餘的物件存在。

 
「請你把那虛假的夢拿去燒掉,免得出事好嗎?」畢甫這麼說著。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教記 7]- 設計的重量

概念是漂浮的流體,或許就像是在無重力的太空吧,沒有物質得以傳遞聲響,是一種孤立的存在。

在這群設計新鮮人踏入空間學系的第一次正評中,要求學生以一比一的尺度完成作品,在經過歷時一個月的概念操作與縮尺模型後,這亦是作品第一次以真實的面貌佇立,並於我們生活的空間中讓學生確實的體驗身體尺度與空間的連繫。

本次的題目期望學生藉由對身體尺度的了解,以此為根據進行「身體之所」的創造,因此作品本身並須與身體產生或坐或站等諸多互動。在我帶領的組別亦要求最後足尺模型除可自行站立外,能確實地完成與身體之互動。


而本次正模要求以紙板作為材料,或讓初次踏入空間學習的學生們面臨了不少困難,尤其本組要求可真實使用的情境下,設計概念與真實結構之間的扞格更需要面臨取捨,而如何在這兩者之間進行選擇,或許對於初踏入設計領域的學生們太過艱難,但我想,這就是「設計的重量」吧,這是一場初探,一場未來所需要面對課題的初探。

當電影「地心引力」的尾聲,珊卓布拉克從太空進到水中,並從水岸逐漸匍匐攀上陸地時,突然面臨重力的無力與顫抖,大概正是本次學生們從概念踏上實踐的真實寫照,但請不要灰心,把腳步站穩了,然後好好的奔跑吧!


這是我第一個完整的教學年度,很榮幸能帶領一群勇敢的學生,請不要忘記本次設計的努力與勇氣,我們未來再見。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教記 6]- 身體的距離

新的學期再一次的開始,是我講師職涯的第二個學期,第一次的從新生開始教起,也算是個新鮮人了。

在建築系中,新鮮人的第一個設計通常是關於身體尺度的認識,畢竟空間是伴隨人的尺度而存在的,要創造空間,就必須從「我」這個空間的比例尺開始。本次的設計前熱身題,從要求學生對自己身體的描繪開始,並選擇一身體的尺寸進行丈量。

而在今天的小評圖中,有位同學透過穿鞋子的腳作為尺度工具,當我們詢問為什麼不用真實的腳時,學生說「因為在日常生活需要用腳來量測時,都會穿著鞋子。」

一個真實且值得深省的「答案」,提醒日常生活中的身體,究竟離我們多遠了呢?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慶典、圖盤、團隊」關於迷走建築的三個基因

「這是什麼活動呢?

在每一年的迷走建築結束後,總會有許多朋友看著活動的照片而這麼問著,但要說這個故事並不容易,往往身為志工的我們都搔著頭,想著要從哪裡開始說起這個故事。


旅程,一段經驗的旅程

就從2007年的開始說起吧。在那年夏天,一群懷著對土地熱情的蘭陽學子們替自己持續四年的旅行起了名子「迷走建築」,從過去由學長帶領學弟穿梭在地城鎮與知名建築的旅程,已正式的名稱向外開展,而許多對宜蘭建築有興趣的人們也開始加入這群學子,一同騎乘著機車,真切的在蘭陽這片土地上移動。這註定了「迷走建築」將懷著在地情感的基因,不同於旅行,我們更關切星羅密佈的水圳、雨後春筍般的在地建築、各種產業的興衰、新興重劃區與阡陌的稻田甚至是居民的生活情境等,所有屬於土地的大小事情都在旅程中持續被關注著。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ROCA2013 - UP and DOWN

UP and DOWN
 
Group Entries:
Chen Yin-Chih, Tsai Chang- En.

有時候似乎只是藉著競圖的機會,讓自己的胡思亂想落地,而不在是憑空的想像,在這次兩日的短暫競圖過程中,把過去對於廁所的想像做了整理,而有了以下的提案,雖未能獲得獎項,但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持續操演吧。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教記 5]- 1/2的小結

今天,站在一百多位的學生面前,準備述說這學期的總評,而我卻感覺不太真實。記得沒多久前我甫退伍,而不到一年光景的我,站在那裡看著與自己相差八歲的學生們,才驚覺自己扮演另外一個角色已經一個學期,一個如履薄冰的角色:大學講師。

在此,要感謝謝銘峰老師、劉柯成老師與其他老師們提供機會,讓我有機會得以回到母校教學。我想,在這樣的年紀教書需要一點勇氣,因為要面對的挑戰很太多,卻擔心自己的能力太少,而有幸的,在與大一諸位老師們一同教學的這段期間,逐漸的掌握方法,而各位優秀的學生們更讓我教學的初登場有一個不錯的小結。

其實,今天想說的話很多,但在這關頭的情緒更多,幾乎漫過想表達的那些字詞。這裡想補充一些話,關於你們未來的兩道考驗。

我時常提醒自己,你們跟我們是不同代的人,不應該用過去學習經驗的角度來面對你們,我們這代人伴隨著電腦普及,你們則是伴隨著資訊時代的成長。因此,與我們這一代人相同的,你們的建築世代亦面臨著改變,且將比我們伴隨著電腦崛起的這代人更加劇烈。是幸也是不幸,今日跨入建築的門檻在降低的同時卻也提得更高,在過去,一個好的建築人需要有手繪能力與空間感等必要條件,因此許多建築師同時是個畫家,而一雙手幾乎決定了建築人的生命,但是今天,我們擁有很多簡易的工具與電腦軟體,足以彌補手繪能力與空間感之匱乏,讓更多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夠更容易的踏入建築舞台,同樣的,這樣的大門也正向許多的素人開啟,你所仰賴的生產工具將從自我延伸的手中脫離,變成無機的電腦軟體亦是大眾的共同財產,或許就像是我們仰賴Photoshop後,修片師的角色即被取代般,而如何掙脫這個囹圄是你們的第一道考驗。

除此之外,建築的門檻也正往上提高,當建築的領域開始拓展,科技的運用正在改變建築的型態,而紙上建築已經離開2D的平面踏入到數位的無重力空間時,我們或可窺見各種過去建築人不曾出現的需求條件,從過去單純的聲光熱氣水到今天日進千里的科技產品,從過去基本的結構力學到今天的程式語言能力,都超越了過去學習的範疇,同時,能教導你的人很有限,畢竟只要離開幾年,又將是另外一個陌生的樣貌,因此,若用這個角度來檢視,或許會有更多人被阻絕於建築之外,如何跟著科技前進,將是你們未來的第二道考驗。

當然,建築這條路太長,一年或是十年都感覺像是在起點。在未來,將不只有這兩道關卡阻攔著你們,你們要面對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能做的是穩住腳步向前一步步邁進,於是在此,你們大學建築生涯的第一個逗點,提供這兩點作為思考,在未來,期許你們都能保持熱情,為台灣甚至世界的建築界注入一股來自朝陽的活力。

蔡長恩102.06.24 台中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迷走建築」 - 2013年度活動開跑

 
CxCITY 的年度活動 - 迷走建築籌備開始!

 今年一樣選擇面臨衝突對立的困境城市區域,公民通過 Utopiamap 計畫完成一個創建式的虛擬體驗與提出解決方案的假說。相關訊息以及報名時間將會陸續公開。

2013 迷走建築 in「 ¿ 」
活動時間:2013/08/17 - 2013/08/18
活動範圍:預計蘭陽平原溪南區域

追蹤相關活動訊息請上:
CxCity 粉絲團
CxCity 社團頁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教記 4]- 家鄉

前幾日,老師們邀請大一的外籍生、僑生與陸生們分享他們的家鄉。

雖然在過去的求學過程中,也認識了許多外地來台的學生,但不論是何時看著這群海外華人的分享,都深深的感觸到當年那些離開故土的一群人,在外地努力的打造故鄉的樣貌,印象裡的宗祠與居所、印象裡的節慶與祭典,而每個人的記憶拼湊起來,成就了一個海外的華夏家園。而我們這些身在故土的人們則忙著改進生活,丟棄過往,習俗再怎麼的化約卻也沒人遵從。

最後,我們與他們兩兩相望,不知道誰才是真正回家的人。



2013年5月5日 星期日

「提案」大學校園增建案

當建築系的學生從學校踏入建築師事務所,最強烈的感受大概是設計總不像大學般自由,受限於預算之外,要面對每個業主不同的喜好,而往往這些喜好與我們所受的建築教育背道而馳,更遑論「高人」無視空間序列的指點。

從大學四年級開始斷斷續續的在事務所幫忙建築設計以來,大概也完成二十餘個大小不同的設計,雖然只有少數無法成案,也有許多案子在完成前有大幅度的修改而失去本意。但多年來的心得,大略是是把每個案子儘量掌握好,讓它不置於偏離太多,然後當有機會做不一樣的設計時,好好把握住。

這次事務所受中部一所大學的委託進行一個舊校舍增建提案,基地位於L型校舍面向主要廣場的缺口部,該區域將成為舊建築的新入口。據此,在設計上,以就建築的牆面為起點漸次向外偏移、旋轉的錯層手法,圍塑出一中庭空間,樓梯與電梯等垂直動線則圍繞中庭而上,在視覺上穿梭於牆面之間,讓空間具有動態與不同視覺層次的趣味性,而在機能上亦提出一開放性之階梯教室應對中庭,期望創造一個活動性質強烈的空間可能性。

最後,面對學校提案得到一些好評,但學校需求更多空間做為教室等機能使用時,這樣具開放性質的提案自然需要大幅度的調整,不過在這一天的設計操作下,採用與否似乎也不這麼重要了,在事務所的日復一日中,能點燃一點設計的熱情,已經足矣!


對我而言,現在的校園空間面對台灣少子化現象,不應該再以「容納」做唯一考量,而應該在空間的學習氛圍上做更多的努力,尤其在大學之中,創造更多制式的教室似乎只讓大學成為高中的延伸,這對教育來說,似乎有違大學教育之準則。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題目]CYUT101/Project 07-「空間徙譜」

Project 07 出題老師:蔡長恩
空間徙譜           主體與客體空間之遷徙與探究
 


  Mechanics of an Urban District, Paul Klee,  1928

空間的實踐可概括為「概念」、「轉譯」、「構築」等三個不同的階段。概念發展的意圖係存在於個人意識的無重力、可即時變動、扭轉的三次元空間中,因此,概念空間受到由知覺、理解、記憶等個人認知系統的左右,是旁人無法探知全貌的「主體」空間。而轉譯的階段則是「實質形式」與「知覺過程」的結合,承載人類千百年以來的生活習慣所發展出來的實質機能與形式,將介入、引導概念空間的具體化進程,如同語言般,成為設計者與大眾溝通的媒介。最後,空間仍須回到物理世界,透過構築與地心引力進行持續的對抗。

以上各階段可以視為由設計者思維的「主體」空間至大眾使用的「客體」空間的遷徙,亦是設計者逐步賦與空間「自明性」的過程。據此,設計者在自己的概念意圖之外,仍必須理解、掌握空間的「實質形式」,並在遷徙的過程中進行轉譯,聯繫概念空間與實質形式之意象,而非單純地仰仗「知覺」進行與大眾之間斷裂的空間實踐。

然而,在這個數千年來累積的空間「實質形式」正產生巨大的變革,因為科技的的日新月異正在改變我們與物理世界互動的方式,資訊時代毫不猶豫的替代生活所需的一切,亦使得空間逐步的離開了重力的掌握,以信息的方式在三度空間中恣意遊走,只需要接收的媒介,隨時都可以「進入」虛擬空間,這使傳統上的空間「自明性」面臨著重大的考驗,郵局、銀行甚至是廟宇的面貌都可能被屏幕取代。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本次題目企圖以空間遷徙作為設計思考之架構,嘗試找尋新的「空間宣言」重新審視當代設計者與大眾之間的溝通媒介,並藉由「空間徙譜」記錄這一連續的思考脈絡


Metacity Datatown, MVRDV, 1999


 壹.  原型 / 主體空間的創造

「目前你已經讀了好幾頁了,我早該清楚告訴你,到底我下車的這個車站是老式的,還是現代化的車站;但我卻一直行文含糊,語句晦澀,如在一個經驗已化約為最基本元素的無人之境。」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伊塔羅.卡爾維諾

義梵, 1832

我們對於空間的想像是否來自於過去經驗的投射? 當卡爾維諾小心翼翼的創造出中性空間」時,我們正將過去自身的空間經驗投射於其中,這些經驗正是來自於知覺、理解、記憶等個人認知系統,因此,無論我們如何的敘述,都是旁人無法準確探知的「主體」空間。據此,本階段將從文本出發,嘗試捕捉出個人意識的「原型」空間,這將是一個持續趨近的過程。

操作說明 :
1.       擷取兩百字以內之文本進行概念空間」發展
2.       發展30*30*30公分概念空間」模型(A,B),需至少有三個空間機能,並具垂直動線之複層空間, Scale:1/50

. 遷徙 /客體空間的介入與轉譯

 「這個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去指。」百年孤寂/賈西亞.馬奎茲

空間的「實質形式」係建築專業者(主體)與大眾(客體)間溝通的媒介,因此,空間本身傳達的美感、意象、結構、秩序等要素,應能呼應集體記憶,使空間本身與群體之間不致產生認知上的斷裂。這是「實質形式」與「知覺過程」的結合,身為空間的創造者,必須肩負著賦與空間「自明性」的任務,如同空間的語言般,達到「溝通」的目的,是從事空間創造的我們所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Guy Debord, Guide psychogéographique de Paris, 1957

操作說明 :
1.       對實存空間(A,B)及資訊空間(A)進行「實質形式」之取樣,透過觀察、紀錄、分析其空間之特性(尺度、材料、秩序、形式、邊界、比例、構造、行為模式),將每個空間繪製一張A2之空間分析圖,並提出自己的「空間宣言」成為空間「遷徙」之素材。
2.       擇一「概念空間」遷徙至前項分析之實存空間A中,並應對其環境、空間模式等進行概念空間之轉譯。
3.       依據空間分析圖將實存空間B及資訊空間A的「實質形式」,以加強、改變或延伸等方法轉化並「依序」介入於前項的轉譯空間之中。
4.       每次操作程序皆需至少一模型以記錄空間發展之過程,並擇一進入下個操作程序,因此於本階段將呈現出至少三個以上之操作模型,尺寸不小於30*30*30公分Scale:1/50

. 空間「譜」

「無中不能生有,所有新的形式均是產生自舊的形式」Quatremere de Quincy

從「概念空間」出發進行空間轉譯與遷徙,是空間由專業者的「主體」空間轉向大眾之「客體」,亦為空間由個人知覺系統中的「原型」不斷「相似性」演變的過程,因此過程應是連續、不可斷裂的線性思維,而藉由譜記試圖將這樣的歷程具體化及可視化,將是本次題目的目標。

 O.M.Ungers,Roosevelt Island, New York, 1975

操作說明 :
1.       整理前階段所繪製之空間分析圖及各階段模型(概念模*2、正草模*3),以具邏輯之方式有系統的整理出90*180圖面一張
2.       繪製各層平面、四向立面及兩向剖面置於90*180圖面一張,Scale:1/50
3.       回顧前階段之程序,製作Scale:1/30正模,須包含基地環境並至少使用三種材料製作。

[ 操作進度 ]


5/02  (Thu)

5/13  (Mon)

5/16  (Thu)

5/20  (Mon)

5/23  (Thu)

5/27  (Mon)

5/30  (Thu)

6/03  (Mon)

6/06  (Thu)

6/10  (Mon)

6/14  (Fri)

6/16  (Sun)

      / 解題演講

   - 1

   - 1

參觀旅行

   - 2 / 讀書會分享

   - 3 / 專題演講

   - 4

正草 

   – 1

   – 2

  

  

 
Constant Nieuwenhuys , New Babylon 1963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迷走建築」 - 台中雙倍工作營

在三月二十九日這天,我們來到由來自英國AA建築聯盟的陳奕任所舉辦的台中雙倍工作營(AA Taiwan Project Visiting school / Double Taichung),與AA的老師及工作營學員們進行一場關於都市經驗的會談,分享「CONSTRUCT CITY - 迷走建築」團隊多年來所關注的事情。

我們從「旅行」出發,敘述從2007年開始的旅行經驗,然而,對於一個以建築人為主體旅行,卻穿梭於城鄉之間、工廠與田野之間,於是,這段旅程帶來許多認知上的改變,從單純走過的風景轉變為不同地理事件的認知,包含歷史脈絡、人文景觀、經濟體系等各種領域的交織,我們看見另外一種旅行的可能性,那「還是旅行嗎?」。

2011年對「迷走建築」來說是個轉變,我們使用圖盤做為「再現」的工具,並以礁溪為舞台,嘗試重現經濟對於土地造成的影響,這是一個描繪的過程,從過去經驗的旅行路徑中描繪出一幅新的地圖,而不僅僅是單純地理上的,而是在各種社會、經濟議題下的認知地圖,結合迷走建築傳統上的旅行,我們在每位參加者的心中再現出不一樣的「宜蘭」景觀。在此刻,公視「我們的島」系列節目也關注著迷走建築的發展,在完整參與兩天一夜的活動下,詳實的記錄著這年的嶄新風貌。

接著,我們回顧2012年「圖盤」的改變,由單純地「重現」到趨近於「真實」,由一開始每個人所選擇的角色中去經驗不同的決策機會,並將旅行經驗帶回圖盤進行遊戲,不同角色之間為滿足自身需求的競爭,並在各種事件的介入下推演出不同的可能性,有些接近現實生活,有些則產生截然不同的發展,參與者在遊戲中,確實的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並以角色出發思考與判斷,這使得圖盤成為一種決策的平台,並讓我們看見其做為「工具」的可能性。

最後,我們亦提出迷走建築這些年來的發展,並提出未來的願景,以及近期在台中的發展計畫。再一次的,我們對所有人提問。

「還是旅行嗎?」

陳奕任/Ann-Sofi Ronnskog/Territorial Agency/John Palmesino/蘇民/蔡長恩/何熊貝

在此,要感謝來自AA的老師與學員的踴躍提問,而在會後更與許多學員持續著將進一小時的討論,使得這場交流不僅僅是單向度,更讓我們獲益良多。感謝這一天與會的所有朋友,以及你們的鼓勵,我們將會繼續努力。

以下為活動照片。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CxCITY 001」提案X提案



當「CxCITY」團隊正式在台中運作後,很多事情必須開始進行。包含建立一些制度與營運方法,因此提出了「提案」制度,期望讓這個新的開始有些不一樣的事情開始發生。

「本「提案」之提案係針對長久以來團隊缺乏紙本記錄及概念落實效率之問題與困境,故提出此方案,期望於一活動或概念運作之前端,先行對其內容說明與紀錄,包含參與人員、工作相關內容及工作時程等,以確保活動的執行上得以明確的分工及追蹤。並透過發起人與投票的機制,建立負責任的提案制度,而這樣的方式亦有助於團隊組織化之進程,每次的構想都應該成為「專案」被具體的記錄,以避免事後相關成果與概念流失。

據此,本提案期待伴隨著團隊固定運作地點之落成時同時開始運作,並會在該地點統一記錄各種提案的發想,以成為「CxCITY」團隊之寶貴資源。」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教記 3]- 完美的設計

看到大一設計討論社團中,有學生原本覺得自己的設計很「完美」,而在老師的提點下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最後,覺得只要修正了這些部分,就可以完美的呈現他的設計。當下對這件事情有點感觸,除此之外亦苦惱於學生不斷的對自己概念、作品的翻案,於是分享了OMA / Rem Koolhaas 在北京展覽時陳列概念模型的照片,希望學生能專注於空間的創造,而不是跳躍於一次與一次的概念間,並簡單的寫了一段話,望學生共勉。
 
「最後,想跟大家談談設計怎麼做的「完美」這件事情。
 
但,這是不可能的。你只能不斷的趨近於完美,但那終點是永遠達不到的。那,這個趨近的過程是什麼呢?是不斷的思考與實作。我分享的這兩張圖片是當代建築中在建築理論上著墨最深的事務所之一「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所辦的展覽,並展出他們設計思考過程的模型。一個以理論為發想的事務所都生產出如此多的模型來趨近於他的理念,那就更遑論安藤忠雄這類以空間見長的建築師了。
 
不知道各位同學是否有觀察到,每個模型之間的變化是什麼?空間的氛圍是不是有所不同?這是一步一步的。那,為甚麼他們不「翻案」呢?因為這是個依循著概念發展的過程,當設計的概念引導到這裡,就應該把「空間」發展出來,而不是不斷的切換概念,來換取空間的其他可能性。
 
米開朗基羅說:「大衛」已經在裏面了,我把多餘的部分去掉就好了。
 
你有把你概念中的「大衛」找出來嗎?還是因為第一刀的失敗就去尋找其他石頭呢?
 
共勉之 102.03.21 蔡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