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迷走建築」 - 台中雙倍工作營

在三月二十九日這天,我們來到由來自英國AA建築聯盟的陳奕任所舉辦的台中雙倍工作營(AA Taiwan Project Visiting school / Double Taichung),與AA的老師及工作營學員們進行一場關於都市經驗的會談,分享「CONSTRUCT CITY - 迷走建築」團隊多年來所關注的事情。

我們從「旅行」出發,敘述從2007年開始的旅行經驗,然而,對於一個以建築人為主體旅行,卻穿梭於城鄉之間、工廠與田野之間,於是,這段旅程帶來許多認知上的改變,從單純走過的風景轉變為不同地理事件的認知,包含歷史脈絡、人文景觀、經濟體系等各種領域的交織,我們看見另外一種旅行的可能性,那「還是旅行嗎?」。

2011年對「迷走建築」來說是個轉變,我們使用圖盤做為「再現」的工具,並以礁溪為舞台,嘗試重現經濟對於土地造成的影響,這是一個描繪的過程,從過去經驗的旅行路徑中描繪出一幅新的地圖,而不僅僅是單純地理上的,而是在各種社會、經濟議題下的認知地圖,結合迷走建築傳統上的旅行,我們在每位參加者的心中再現出不一樣的「宜蘭」景觀。在此刻,公視「我們的島」系列節目也關注著迷走建築的發展,在完整參與兩天一夜的活動下,詳實的記錄著這年的嶄新風貌。

接著,我們回顧2012年「圖盤」的改變,由單純地「重現」到趨近於「真實」,由一開始每個人所選擇的角色中去經驗不同的決策機會,並將旅行經驗帶回圖盤進行遊戲,不同角色之間為滿足自身需求的競爭,並在各種事件的介入下推演出不同的可能性,有些接近現實生活,有些則產生截然不同的發展,參與者在遊戲中,確實的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並以角色出發思考與判斷,這使得圖盤成為一種決策的平台,並讓我們看見其做為「工具」的可能性。

最後,我們亦提出迷走建築這些年來的發展,並提出未來的願景,以及近期在台中的發展計畫。再一次的,我們對所有人提問。

「還是旅行嗎?」

陳奕任/Ann-Sofi Ronnskog/Territorial Agency/John Palmesino/蘇民/蔡長恩/何熊貝

在此,要感謝來自AA的老師與學員的踴躍提問,而在會後更與許多學員持續著將進一小時的討論,使得這場交流不僅僅是單向度,更讓我們獲益良多。感謝這一天與會的所有朋友,以及你們的鼓勵,我們將會繼續努力。

以下為活動照片。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CxCITY 001」提案X提案



當「CxCITY」團隊正式在台中運作後,很多事情必須開始進行。包含建立一些制度與營運方法,因此提出了「提案」制度,期望讓這個新的開始有些不一樣的事情開始發生。

「本「提案」之提案係針對長久以來團隊缺乏紙本記錄及概念落實效率之問題與困境,故提出此方案,期望於一活動或概念運作之前端,先行對其內容說明與紀錄,包含參與人員、工作相關內容及工作時程等,以確保活動的執行上得以明確的分工及追蹤。並透過發起人與投票的機制,建立負責任的提案制度,而這樣的方式亦有助於團隊組織化之進程,每次的構想都應該成為「專案」被具體的記錄,以避免事後相關成果與概念流失。

據此,本提案期待伴隨著團隊固定運作地點之落成時同時開始運作,並會在該地點統一記錄各種提案的發想,以成為「CxCITY」團隊之寶貴資源。」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教記 3]- 完美的設計

看到大一設計討論社團中,有學生原本覺得自己的設計很「完美」,而在老師的提點下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最後,覺得只要修正了這些部分,就可以完美的呈現他的設計。當下對這件事情有點感觸,除此之外亦苦惱於學生不斷的對自己概念、作品的翻案,於是分享了OMA / Rem Koolhaas 在北京展覽時陳列概念模型的照片,希望學生能專注於空間的創造,而不是跳躍於一次與一次的概念間,並簡單的寫了一段話,望學生共勉。
 
「最後,想跟大家談談設計怎麼做的「完美」這件事情。
 
但,這是不可能的。你只能不斷的趨近於完美,但那終點是永遠達不到的。那,這個趨近的過程是什麼呢?是不斷的思考與實作。我分享的這兩張圖片是當代建築中在建築理論上著墨最深的事務所之一「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所辦的展覽,並展出他們設計思考過程的模型。一個以理論為發想的事務所都生產出如此多的模型來趨近於他的理念,那就更遑論安藤忠雄這類以空間見長的建築師了。
 
不知道各位同學是否有觀察到,每個模型之間的變化是什麼?空間的氛圍是不是有所不同?這是一步一步的。那,為甚麼他們不「翻案」呢?因為這是個依循著概念發展的過程,當設計的概念引導到這裡,就應該把「空間」發展出來,而不是不斷的切換概念,來換取空間的其他可能性。
 
米開朗基羅說:「大衛」已經在裏面了,我把多餘的部分去掉就好了。
 
你有把你概念中的「大衛」找出來嗎?還是因為第一刀的失敗就去尋找其他石頭呢?
 
共勉之 102.03.21 蔡長恩」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LEXUS DESIGN AWARD 2012 - Motion

Fuse - Fuse urban scene with motion
 
Group Entries:
Chen Yin-Chih, Tsai Chang- En.
 
Automobiles create a whole new phase of mo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pedestrians are experiencing the heavy traffic around them. However, in this project, the suffocating pressure created by heavy traffic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unique reflection of a prosperous city.
The “Speed Deconstruction” is an interface set beside the curb, which creates a new connection between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The interface is a grille made of duralumin bars combined with glass in a twisted form. Each duralumin bar can be rotated by wind individually. In that way, speed can be “visualized”.

Through refraction of lights, the interface harmoniously blends the traffic flow and pedestrians into a scene of urban “motion”.

Fuse urban scene with motion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教記 2]- 世界是什麼樣子?

今天上課臨時給學生出了道題目:在兩分鐘內畫出世界地圖。

打從我們識字以來,我們便知道世界的樣子,出現在圖畫書中,出現在新聞的背景之中,甚者,許多人家裡都有一顆地球儀。於是當我們需要畫出世界地圖時,都可以不加思索的「振筆疾書」,然而,這是一個被知識制約的過程,我們描繪的輪廓是種「真實」,卻沒有太多的意義,既無法當作工具,亦沒有辦法體現生活的「感知」。


在過去,中國的地圖多以崇山峻嶺為作為背景,而江河向下方入海,並佔去陸地的大部分。若從早期的台灣輿圖也可以見到這樣的風景。為什麼?在華夏,中原向西就是高山與荒漠,要翻過絲路好幾萬里才能到達另一端的海洋,而我們卻築了長城而從來沒有想要越過的意圖,河川則是天險,渡河的困難於是就體現在地圖的河川寬度上,這種不「真實」的地圖卻體現出生活本質上的「真實」。


因此,在設計亦是相同的。大一的學生在設計往往缺少轉化的過程,大多是直覺式的對映,而空間的構成也時常被制約在幾種形式之中。這樣的制約大多來自過去對空間的認知,要大一學生馬上跳脫其實很不容易,只有在了解自己是受到限制之後,才有突破的機會。於是在第一份世界地圖之後,馬上出了第二個題目。

請設計一份「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