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這條路上,如何看著平面圖想像空間是必備的技能,而一個「好看」的平面,往往是用以判斷設計成熟與否的表徵,但是無論如何仔細推想,總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比方實際建築與鄰房之間的關係,或者因為樓層高度形成過寬或過狹的空間感,都會在放樣之後原形畢露。
因此,每次從圖面到興建的過程都是空間經驗的校正,而這一回,鄰近的建築比想像中近了些,還好!原先已預留的景觀部分可以用來調整。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尹設計01」 旺萊山專櫃設計 - 高雄新光三越三多店
案子,往往是從意料之外的機緣開始的,本案也是。
案 名:旺萊山專櫃設計
地 點:高雄新光三越三多店
設計師:蔡長恩
經由學長的輾轉介紹,開始百貨專櫃的設計里程,而第一哩路位於高雄的新光三越三多店地下二樓,約三坪左右的大小,業主是來自嘉義民雄的鳳梨酥觀光工廠-旺萊山。本案的設計在兩周內定案、發包,在不到一個月的光景中落成,其中了解到不少關於百貨商場設計的準則與規範,實與一般的設計不同,是很特別的經驗。
本案跳脫了旺萊山在過去其他專櫃的風格,採用木料菱形拼貼的方式作為主要視覺,並以高低起伏的山牆傳達「山形」與「屋頂」,配合LOGO的旺萊貓,形成一趣味的風景,而跟大多專櫃不同的是,因旺萊山方面期待能與客人有更多的互動,故將大部分的展售區規劃為吧檯,輔以故事性的牆面,呈現溫馨的氛圍。
可惜的是自己目前還沒有親眼看到作品落成,只有業主傳來的幾張照片,待之後有更多照片後再行補上! 而有機會到高雄,也可別忘記品嘗旺萊山的鳳梨酥呀!
案 名:旺萊山專櫃設計
地 點:高雄新光三越三多店
設計師:蔡長恩
背牆LOGO設計
吧檯區
吧檯下視覺牆面設計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建築」青年高中藝術大樓02 - 黏土層
如果有玩過黏土都知道,黏土乾了灑點水就能再揉出自己想要的造型。是的,黏土層乾燥的時候堅硬,可是一碰到水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因此當基礎面剛好落在黏土層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鑽探報告上根本沒有出現這層黏土的時候。
本案中的基礎是坐落在一片礫石上的,至少,在消防池及汙水池基礎加深處開挖前是如此的,而在這基地一隅約佔三分之一的加深基礎開挖處,可見黝黑的黏土盤踞在那,該怎麼辦呢?
挖掉!置換土壤!一斗斗的黏土與礫石就換了家。
本案中的基礎是坐落在一片礫石上的,至少,在消防池及汙水池基礎加深處開挖前是如此的,而在這基地一隅約佔三分之一的加深基礎開挖處,可見黝黑的黏土盤踞在那,該怎麼辦呢?
挖掉!置換土壤!一斗斗的黏土與礫石就換了家。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建築」青年高中藝術大樓01 - 地下水
青年高中藝術大樓一案是第一個從設計到監工都在自己身上的案子,初出茅廬,很有多事情都必須學習,因為,跟課本不一樣。
在本案進行六口點井束水至10米後,方進行開挖作業,直至深度五米的完成面都相安無事,老天也給了半個月的晴空萬里,進度也超前了約兩周的時間。然而,在前周連續幾日大雨給了工地第一個考驗(如果緊迫的工期不算在內了話),若根據兩孔各十米、十五米深的鑽探報告,地層皆為卵礫石層,部分夾雜砂土,算是標準的台中良好地質,故採用鋼軌樁的方式進行擋土支撐。
然而本案開挖後,才發現在七米的深度內共計有四層黏土層,厚度從20cm-70cm不等,因此在數層不透水層的阻絕下,地下水在大雨後的數日由三米、五米處大量的滲出,而原先之鋼軌樁工法並無法阻止地下水,僅能採於鋼軌樁後置土、灌漿等措施補救。而在基地內採取導溝方式引流,讓工序不至於延誤。
這幾乎可算是不夠精準的鑽探報告下引發的連續效應,接下來,可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方結構的檢討及施作方式的改變等,這地下水,可真是「層出不窮」呀。
在本案進行六口點井束水至10米後,方進行開挖作業,直至深度五米的完成面都相安無事,老天也給了半個月的晴空萬里,進度也超前了約兩周的時間。然而,在前周連續幾日大雨給了工地第一個考驗(如果緊迫的工期不算在內了話),若根據兩孔各十米、十五米深的鑽探報告,地層皆為卵礫石層,部分夾雜砂土,算是標準的台中良好地質,故採用鋼軌樁的方式進行擋土支撐。
然而本案開挖後,才發現在七米的深度內共計有四層黏土層,厚度從20cm-70cm不等,因此在數層不透水層的阻絕下,地下水在大雨後的數日由三米、五米處大量的滲出,而原先之鋼軌樁工法並無法阻止地下水,僅能採於鋼軌樁後置土、灌漿等措施補救。而在基地內採取導溝方式引流,讓工序不至於延誤。
這幾乎可算是不夠精準的鑽探報告下引發的連續效應,接下來,可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方結構的檢討及施作方式的改變等,這地下水,可真是「層出不窮」呀。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建築」輕巧的經驗
通常,若業主沒有特別的要求,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往往是設計的不二方案,而這一次,為了能夠有不同的設計經驗,我們建議了一個鋼構的設計方案作為一種不同的嘗試,而業主倒也沒有太多意見的成案了。
而鋼構的建築雖然看起來輕巧,卻有很多不同材料介面的細節要處理,圖說的量也變得多上許多,在樓板外緣的厚度,因為需要包覆鋼結構的關係,與單純的RC結構相比其實也討不到太多便宜,這使得一開始提案與最終定案的造型上,有著體型上的差距。
而鋼構的建築雖然看起來輕巧,卻有很多不同材料介面的細節要處理,圖說的量也變得多上許多,在樓板外緣的厚度,因為需要包覆鋼結構的關係,與單純的RC結構相比其實也討不到太多便宜,這使得一開始提案與最終定案的造型上,有著體型上的差距。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群眾自造 - 「里/鄰長招募中!!!」
群眾自造「里/鄰長招募中!!!」
我們的城市.城市的我們
3位論壇講師、8位受訪者、12組創作志工、1000個居民想像、無數個未來故事書
這裡的開展由零開始,直到閉展完成展品。這是一座城市;一座叫「¿」的城市。
8位受訪者做為城市起初的創業家與開拓者企盼指引城市走向,3位論壇講師將成為市長透過網路的觀察推出都市政策,而志工們扮演里長/鄰長與意見領袖為社會發聲;而這座城市的居民們又如何回應這不斷變遷而擺盪的城市環境?
當你走在過去的路上可曾想過未來的生活願景?
過去,每年的藝術祭由藝術家們帶來不同表情的牛奶盒房子,而現在,大家可以表達自己的想像,透過房子書寫你的城市故事分享給別人,從而左右相伴創造新故事,一同在50天內創造迷你牛奶盒所組成的城市;一座虛幻但真實的城市。
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為這個「¿」的城市命名。
「里長」募集!!!
不限領域、不限年齡、無限熱情。除了里長業務,於7/5 - 8/31每周六日早上,將安排「都市/建築」相關課程,包含電影、歷史、論述及「迷走建築」等多元面向。
服務時間 : 從7/5 - 8/31六日(14:00-21:00),台中勤美術館二樓展區(可依時間排班)。
里長業務:協助居民創作、假日劇情指示、講座期間協助市長處理政務 (徐子涵、凌天、龔書章)
我們的里長
1.對城市的好奇心。
2.激發面前的人對城市未來的想像力。
3.臉書使用者。
4.熱情。
5.操作縮時攝影、Youtube
6.網路社群動態宣傳
「鄰長」募集!!!
不限領域、不限年齡、無限熱情。除了里長業務,於7/5 - 8/31每周六日早上,將安排「都市/建築」相關課程,包含電影、歷史、論述及「迷走建築」等多元面向。
服務時間 : 從7/5 - 8/31週二-五(14:00-21:00),台中勤美術館二樓展區(可依時間排班)。
鄰長業務:協助居民創作
我們的鄰長
1.對城市的好奇心。
2.激發面前的人對城市未來的想像力。
3.臉書使用者。
4.熱情。
對城市懷抱熱情的你/妳,請與我們聯繫
聯絡人:張凱鈞(Kaichun Chang)
電 話:0912-928362
E-mail:joshua8362@gmail.com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建築」「家」的樣子
當我還在學校探索建築時,已在業界打滾的學長姐們總對於我們告誡社會的大千世界,我們很早就知悉從校園跨上現實的差距,只是,那個差距之深,是無法遙想的。
在東海建築研究所的階段,一方面在學校進行設計方法的討論,另外一方面在事務所進行建築設計的工作,除了幾個大樓的提案外,也被委託進行數棟「豪華農舍」的規劃,這是種「斷裂」,是在後設建築理論與蔥綠農地上拔地而起的歐風住宅之間「斷裂」的存在,不單單是形式或方法上的,似乎就連生活的連續性都產生了裂痕,於是有好些時候,當別人問起事務所的設計成果時總要略帶點羞澀的回答,好似從學院出來即背負著某種「信仰」,而自己是悄悄犯罪的人般。
這像是一個枷鎖,直到第一個斷裂的「成果」被製作為模型送至業主家中,業主在不斷的端詳中說著「這就是我想像中的家!」時,才稍稍的鬆脫。這不免給自己出了到題目:如果這就是別人的夢想時,身為對建築空間懷抱夢想的實踐者,究竟該成就他人,或是成就自己呢?
這題,學校沒有教。
這像是一個枷鎖,直到第一個斷裂的「成果」被製作為模型送至業主家中,業主在不斷的端詳中說著「這就是我想像中的家!」時,才稍稍的鬆脫。這不免給自己出了到題目:如果這就是別人的夢想時,身為對建築空間懷抱夢想的實踐者,究竟該成就他人,或是成就自己呢?
這題,學校沒有教。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教記 14]- 「創作」與「建築」
本文緣起對於學生的回覆,往往,「設計」是迷人的辭彙,像是糖衣般的招攬無數學子踏入想像的世界裡,而「實踐」則是一席重擔,若非奮力的振翅,總將落得在地面苦苦掙扎,這是「設計」一詞沒有告訴我們的事情,而通常,設計的魅力正是來自於實踐的過程,而這個道理,我直到出了校園才理解。
「其實要明白自己的熱情究竟是「創作」,還是做「建築」,總覺得這兩件事情有那麼一點不同的。比起單純的創作,建築更像是一種整合性的工作,而你們的時間不多,扣除基本設計,只有三年的學習時間,其實更需要及早的去接觸如何把不同的事情給整合進來。
「其實要明白自己的熱情究竟是「創作」,還是做「建築」,總覺得這兩件事情有那麼一點不同的。比起單純的創作,建築更像是一種整合性的工作,而你們的時間不多,扣除基本設計,只有三年的學習時間,其實更需要及早的去接觸如何把不同的事情給整合進來。
是的,概念很重要,但概念如何在建築的「框架」內學習,或許是更重要的事情也說不定。別忘了,建築是立基於土地上的,而只要是土地,就會有一套規定(法規),就會有土地的主人(需求/機能),而當你準備下第一筆設計時,是「概念」的指導,但當你繪製平、立、剖圖面時,必須想到如何興建(結構、構造)、外觀(造型/材料),以及一切的根本「尺度」。因此,我總覺得要如何這些項目「權衡」將是大二、三最重要的課題,而不見得要將「概念」的比重與「熱情」放在同個天平上衡量,畢竟建築,要處理與學習的事情實在太多了,是一輩子的事情呀。」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教記 13]- 102學年的尾聲
當今天再次的用書本畫上句點,我教學生涯的第三個學期也到了尾聲。
這學期以來,我的生活有許多的變化,在學校每周兩次的教學時光竟成了生活少數可以咀嚼的幸福,我想如果「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繼起之生命」,那看著這些學子們的建築/室設生涯在我的手中孕育,或許便是此讓我找到生命意義的一點甘甜吧,我是非常感念並珍惜這個機會的。
在這個所有同學聚首聆聽老師最後教誨的場合,對學生的告誡漫漫,同時也對自己深深的反省,畢竟,在這條路上也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時常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也深深害怕一不小心誤了誰的未來,每一步都值得好好思量。而有幸的,在這三個學期中都能擔任出題老師,試著對同學們提問,並在題目的操演中看見不同的演繹結果,看著這些成果,我想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呀。
最後,有些同學都會問我還會教多久?這問題很難回答,隨著歲月就更難抉擇,只好把這個問題丟給天來決定了。而再眨幾個眼,你們也會穿上學士服的在校園裡留影,然後跨向職場,在這之前,請務必把握稍縱即逝的光陰,好好的充實自己。
有緣,下學期再見。
我有一個簡單的心願。
是希望有這麼一天,來到朝陽建築系的學生都不再只是因為分發的順位而飄流到了這裡,而更多是因為這個系所能給予的知識與啟發,讓他們願意不顧一切地來到這裡學習,但這並不容易,只期待自己也能添上一份力,一步步的走下去。
蔡長恩 於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十九日 書於台中厚思邸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教記 12]- 關於自己的課題
當學生面對逝去而問「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問題我也曾經好好的問過自己,在過去幾個面臨失去的日子裡,反覆質疑,當然這些失去,比起生命的輕重似乎只如鴻毛,卻還是沉甸甸的在心中按出一道印痕。
還記得我總對學生們說,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有自己需面臨的課題,無論我們意識到問題與否,都正投注一生的追尋答案,而身為創作者的我們則有幸用作品對此省思。若在我們從前人面貌多端的作品下詳加檢視,將發現無論創作時期的前與後,每個創作者都各自隱隱圍繞著相同課題,反覆的拆解、質問與應答。其似乎醞釀自我們的成長背景,包含孩提時記憶的組成,或不經意看見卻深刻印在腦海的人事物等,於是,種子總悄悄的落下,接著發芽茁壯,並往往直到枝幹茂密時你才發現它的存在,然後嘗試與之共存,並在不斷的觀察中窺探自己過去埋下的那種子的名子。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當我陷在過去那個頭像黑暗的日子裡時,幾乎是對所有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的,除了下筆寫字,似乎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推動自己前行。直到每個星期一、四的中午,隨著行事曆呼喚而必須出發的教學,面對著學生,才感受到了一些希望,一些對生命的滿足感。這令我想起一句總在司令台兩旁出現的標語「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才明白這個生命並非僅是一種「活著」的姿態,而更可以是一種思想、一件作品、一個樣貌,只要有人記住,那就是一個生命的開始,於是,當我想到這裡時,生命出現了一點曙光,道路於是開朗,而「讓人們看見不同風景」是我不斷想要面對的課題,至少是目前的課題,而我想,大概也就只能這麼一歩步的摸索前行了。
而這念頭,或許也只是一剎那間,明早醒來則已然是不同的想法也說不定,但那個課題肯定還在那裡的,只是我們更加窺見或更加忽視的差別而已。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題目]CYUT102/Project 5.9-「築.思」
昨天,一位帶過的學生逝去,而同班的學生們一個個將畫面換成黑色,此刻難得在家打開電視的我,正目不轉睛的看著「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我想,似乎還能在做點什麼的念頭便在心頭縈繞不散。
在這個年紀便要面對這個問題,肯定沉重且不容易,然而逝者已逝,身為建築/空間人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我們的生活總寄託在設計之上,在每個不同的空間課題裡投擲青春嘗試讓夢想萌芽,而又有多少人能盼見花朵呢?出個題目吧,我對自己這麼說,期待同學們能在傷痛中繼承他人的夢想前行。
這不僅僅是一道「題目」,更是一道人生的「課題」,請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追憶吧。
在這個年紀便要面對這個問題,肯定沉重且不容易,然而逝者已逝,身為建築/空間人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我們的生活總寄託在設計之上,在每個不同的空間課題裡投擲青春嘗試讓夢想萌芽,而又有多少人能盼見花朵呢?出個題目吧,我對自己這麼說,期待同學們能在傷痛中繼承他人的夢想前行。
這不僅僅是一道「題目」,更是一道人生的「課題」,請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追憶吧。
------------------------------------------------------------------------------------------------
築.思 寄情建築 / 空間
出題:102級建築組/室內設計組
「聽說古時候的人,是人類還沒有發明文字的時候,會尋找類似目前心情的石頭,然後送給對方,收到的人再從石頭觸感與重量,去解讀對方的心;比如光滑的石頭,就表示心情很平和,收到凹凸不平的石頭時,就表示現在很擔心對方…」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2008
我想,每個人都是懷著夢想與勇氣才來到這裡。面對那些師長與學長姐們的告誡,關於永不熄燈的系館、沒有假期的設計生活或對靈感辛苦而無止盡的追趕,你們都沒有被嚇跑,反而勇敢的來到這座偏遠的小山丘,在每個夜晚俯視城市裡建築承載的點點燈火,而你們總有一天會加入他們的,用在這裡所學習的一切,為這些燈火闌珊再添上一點燦爛。
這條路,很長,因此也很不容易。
多數的人終其一生都會在這條路上奮鬥,無論建築或是空間,無論是前輩或是後進,也無論創作生命的長與短,我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而每當面對同在這條路上的夥伴離去,我們能做的往往是繼承,繼承熱情,繼承夢想,繼承對空間未竟的探索,這是我們的本職,沒有先後之分。因此,請同學們將思念化為空間吧,用空間傳遞那無以名狀的情感,像是「石文」般,寫下我們的「築文」,贈給那未完的夢想,然後用力的實踐。
操作說明 :
1. 材料、尺度不限,底板10cm*10cm(材料由班上統一規範)。
2. 請寫下字籤藏於設計中,寄情於空間/建築。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題目]CYUT102/Project 8-「基因空間」
基因空間 我城計畫:從個體到集體之空間探究
出題老師:蔡長恩
指導老師:張皓傑 陳俊傑 郭雅雯 黃宏毓 謝伯昌 劉柯成 廖彥玟 游云旨 李皇良 蔡長恩
指導老師:張皓傑 陳俊傑 郭雅雯 黃宏毓 謝伯昌 劉柯成 廖彥玟 游云旨 李皇良 蔡長恩
「如果生命的本質是通過DNA傳播的信息的話,社會和文化也只不過是個龐大的記憶系統,而城市只是一個巨大的外部記憶裝置」
攻殼機動隊II : Innocence,押井 守,2004
藝術,是創作者個人意志的延伸,而建築作為藝術之一部在包含了此種特徵外,更透過「物」的科學實踐進一步顯現出機能,這使建築不僅僅作為創作者意志或美學企圖的呈現,更是與使用者的需求及期待之間持續的互動與平衡,這是兩方不同「基因」的相互碰撞,在每次設計階段的協調與折衷下,從而孕育出獨一無二的建築「個體」。
而社區、聚落則是由各種不同「個體」所集合成的「群體」,在城市近代的快速發展之下,建築與城市的密切關係也隨著都市的擴張而顯得難以辨識,而建築「個體」與城市的互動也隨之降低、模糊,因此,在相對於建築與城市之間,必須再加入社區、聚落等「群體」的層次做為銜接,藉此一方面整合建築間的互動的一方面亦在混亂複雜的城市中建立秩序,無論是生活層面或是視覺上的。據此,「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鄰接並非斷裂的,而是應透過中介場所做為兩者之間的調和,使其可以相互作用,從而縫合出「群體」的可能性。
因此,透過本次設計將藉由「個體」到「群體」間的空間探究,與同學共同窺探本世代的「群體景觀」。
The Highrise of Homes.James Wines.Traveling
Exhibition1981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教記 11]- 喜歡自己的設計嗎?
「喜歡自己的設計嗎?」這是我最常問的一句話。
設計是一條很不容易的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往往投入許多努力,卻換不到得以滿足的結果。而在這些過程中,常常看見許多學生因此灰心,甚至放棄走上這條漫漫長路,畢竟,如果無法喜歡自己的設計,是很難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因此,一個班上少掉十分之一的人並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在我印象所及,好像還沒有什麼科系有這樣的「傳統」。
在每次的教學上,也難免遇到對設計灰心的學生,而透過引導的方式,讓這些學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然後開始喜歡設計,這著實為設計教學上最大的滿足。在這學期中,也有學生對設計這條路感到游移,在班導師的懇談後,希望加入我的設計組別,經過一個月的討論,最後的成果亦讓人感到欣慰,看著她滿滿的筆記與笑容,教學上的疲憊似乎就一掃而空了,畢竟教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當日常事務逐漸繁忙,學術與實務的天秤如何保持穩定的平衡,成了另外一種取捨,而這樣的成就感,或許也是支持自己在校園走到現在的最大動力吧。
設計是一條很不容易的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往往投入許多努力,卻換不到得以滿足的結果。而在這些過程中,常常看見許多學生因此灰心,甚至放棄走上這條漫漫長路,畢竟,如果無法喜歡自己的設計,是很難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因此,一個班上少掉十分之一的人並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在我印象所及,好像還沒有什麼科系有這樣的「傳統」。
在每次的教學上,也難免遇到對設計灰心的學生,而透過引導的方式,讓這些學生找到自己的方法,然後開始喜歡設計,這著實為設計教學上最大的滿足。在這學期中,也有學生對設計這條路感到游移,在班導師的懇談後,希望加入我的設計組別,經過一個月的討論,最後的成果亦讓人感到欣慰,看著她滿滿的筆記與笑容,教學上的疲憊似乎就一掃而空了,畢竟教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當日常事務逐漸繁忙,學術與實務的天秤如何保持穩定的平衡,成了另外一種取捨,而這樣的成就感,或許也是支持自己在校園走到現在的最大動力吧。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3° Tra le Briccole di Venzia -Briccole Zen
3° Tra le Briccole di Venzia 是以木樁為主題的國際設計競賽,而本屆的主題以宗教出發,希望參賽者以各自「不同國家文化所發展出不同的信仰系統」做詮釋,而其競圖特色為必須使用威尼斯作為船隻停泊和潮汐標記用之木樁作為主要材料。
而本案從「禪」做出發,嘗試在兩個不穩定、向外傾斜之桌面中,置入木樁之「心材」聯繫兩個分離的桌面,並達成穩定的結構,藉此呼應禪學中的意境,在不定與靜之間。
Briccole Zen
Time had carved on the the Briccola woods in Venice with changing seasons and the tidal erosion, but the heart of the Briccolas always stand immortally. Like the “mind” remain calm no matter how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ruin the physical body,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Zen”. No matter how the outside changes, the inside; the mind immortal remains.
The “Briccole Zen” is designed to look unsteady, with its entire structure balanced by a single piece: the heart wood, which represents the imagery of Zen, the eternal insight.
而本案從「禪」做出發,嘗試在兩個不穩定、向外傾斜之桌面中,置入木樁之「心材」聯繫兩個分離的桌面,並達成穩定的結構,藉此呼應禪學中的意境,在不定與靜之間。
Briccole Zen
Material: Briccola wood, Glass, Iron part.
Size: 252cm X 70cm X 69cm
Size: 252cm X 70cm X 69cm
Group Entries:
Chen Yin-Chih, Tsai Chang- En.Time had carved on the the Briccola woods in Venice with changing seasons and the tidal erosion, but the heart of the Briccolas always stand immortally. Like the “mind” remain calm no matter how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ruin the physical body,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Zen”. No matter how the outside changes, the inside; the mind immortal remains.
The “Briccole Zen” is designed to look unsteady, with its entire structure balanced by a single piece: the heart wood, which represents the imagery of Zen, the eternal insight.
在這裡不免抱怨一下義大利人的辦事效率與天主教國家的天職。本競圖原預計於2013年7/31日公布結果,最後在每個月的推遲中,終於2014年的2月初公布結果。而最後的結果幾乎清一色的以十字架作為發想,實難以看見「不同國家文化所發展出不同的信仰系統」的初衷。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教記 10]- 我看見的「世代」
「世代」是如何成形的? 往往是來自前後數年間出生的人在還具有充沛好奇心與組構認知的青年時期之前,所共同經歷各種事件與大環境的變革,隱隱刻畫在群體的性格裡所呈現出來的樣貌。
因此,以台灣為例,那些經歷過戰爭遷徙的是一個世代,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也是一個世代,而經歷解嚴的也是一個世代,這些是屬於歷史事件的分隔線,也同時刻畫著對史觀認知的執見所形成的世代,若我們從經濟來看待,從美援時期到家庭代工、從經濟起飛到金融海嘯,許多對於事業、金錢的概念也深深印在不同時期的人心中,也許,現在的台灣首富總認為青年們沉浸在小確幸裡正是這時代間不同齒輪間輪轉的鑿痕也說不定。
而這些影響力體現於生活態度、消費習慣、政治立場等各種層面,而根植於個人的藝術創作更是窺探這些影響力的窗口,例如日本50年代出生的導演作品們總能看見戰爭或美日安保條約下的場景與省思,而建築界戰前出生的那批建築師們的身上也能看見如此的風景,更有與日本機器動畫一起長大的建築師世代,帶來充滿機械風格的建築,而這些都是世代的性格,而這些作品承擔著將原本隱含於內心的意念,經意或不經意的發散出來,像是即使是同樣品種的樹木,靠著散發出來的香味就能明確的辨識出不同的產地般,那是被眾多事件所蘊養的我們所無法掙脫、掩飾的。
訂閱:
文章 (Atom)